家庭冷暖系統(tǒng)解決方案
暖通配套系統(tǒng)專業(yè)供應商
咨詢熱線:
18990293668 / 15008335665
中國教育新聞網訊(記者 馮麗 通訊員 趙珍)10月24日,記者從西北工業(yè)大學舉行科研成果發(fā)布會了解到,該校牽頭的國內“翼身融合民機技術研究團隊”,經過十余年潛心研究,在翼身融合布局民機總體綜合設計技術方面取得重大原創(chuàng)性研究成果。部分核心技術指標達到國際*水平。
目前,翼身融合民機的一些主要關鍵技術已經系統(tǒng)開展了地面試驗驗證,并即將進入關鍵技術的集成驗證和試飛驗證階段。9月和10月,《航空學報》編輯部分別在中英文版《航空學報》和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專欄發(fā)表了這一研究成果。
據翼身融合布局民機研究團隊原負責人、西北工業(yè)大學航空學院教授張彬乾剖析,研制翼身融合布局民機,主要有兩個核心問題需要解決,一是設計方案的應用可行性問題,需重點解決如何在突出高氣動效率的同時滿足起降、噪聲、應急疏散、舒適性等要求;二是翼身融合布局民機特殊形狀的增壓客艙結構及其減重問題。
目前,國際上幾個代表性概念方案,高速巡航性能都很好,但分別存在起降性能不高;寬短機身不易布置逃生艙門,無法達到世界民航組織規(guī)定的90秒應急撤離要求;過寬的客艙影響乘坐舒適性;增壓客艙結構及其減重技術未突破等問題。因此,距工程應用仍有較大差距。
國內翼身融合布局民機研究團隊所完成的NPU-300概念方案基本解決了應用可行性問題。經氣動數值模擬和風洞試驗、應急疏散仿真、飛行模擬仿真等驗證表明,該方案具有優(yōu)異的高速巡航性能,起降性能顯著提高;機身兩側均勻布置了8個艙門,很好地滿足了90秒黃金逃生標準要求;客艙更少的每排座位設計使之具有良好的乘坐舒適性。整體性能達到了國際**水平,部分指標處于*地位。
正因為這種獨特的設計,NPU-300還具有強大的裝載能力,設計載客300名或載重40噸、航程13000公里。
西北工業(yè)大學力學與土木學院院長、翼身融合布局民機研究團隊負責人李棟說,“我們預計用15年左右的時間,分步實施,從較小尺寸的無人機試飛到大尺寸的無人機飛行驗證,加速推動翼身融合民機技術的進一步成熟,期望通過關鍵技術的集成驗證,促進翼身融合民機從概念方案和關鍵技術研究向型號預研的轉變,以期盡快為國家大型民用飛機發(fā)展服務?!?/p>
本文轉載自中國教育新聞網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(lián)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予以刪除!